您好!欢迎您访问 金尔特纺织科技 的官方网站!
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NEWS  新闻资讯
深入学习梭织面料的知识
发布者:金尔特梭织面料  点击:6437
学习的目的是引导大家在实际的工作接触中可以有目的的去深入学习并掌握相应的面料品种的有关知识,开拓大家的视野,增强与面料商的沟通能力。
 

一、 对梭织面料基本知识的回顾

原则上我们对梭织面料的描述如下:
成分+组织+纱支密度+幅宽+克重+其他(如颜色,特殊工艺描述(aop,y/d)等等)
举例:100%棉,纱卡,20*10/118*52,47”/48”,251.7g/sqm,碳素磨毛

其中的成分,组织和纱支密度是描述梭织面料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当然,面料描述要求越详细越好,只有这样,我们对这个面料的认知越清晰,从而可以更好的判断该面料的价格,性能等等。


1.  成分:棉,丝,人造棉,七大纶,其他

2.  组织:组织(structure)

指经纱和纬纱的这种沉浮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平布类:府绸,帆布等;斜纹类:纱卡,牛仔布等;缎类:横贡缎,直贡缎等;其他如变化组织,联合组织等等。

3.  纱支count密度density:梭织面料的纱支密度的表示方式如下:

经纱纱支x纬纱纱支/经纱密度x纬纱密度
举例如下:
全棉帆布10x10/70x42   5758”
全棉纱卡 20x16/128x60   57/58”

4.门幅(width)

 门幅,也称幅宽,是指成品面料的横向宽度,有实际门幅和有效门幅的区别。

5.  克重(weight):

梭织物的克重平常有两种表示方法:每米克重(g/m)和平方米克重(g/m2);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每米克重(g/m)= 平方米克重(g/m2)x实际幅宽(m)

6.  其他如特殊工艺:

色织,满印,磨毛,涂层,防水,阻燃,等等。
 

二、 梭织面料分析

     织物分析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取样--确定织物的正反面—确定织物的经纬向—测定职务的经纬纱密度—测定经纬纱缩率—测算经纬纱特数(英支)--定经纬纱原料—概算织物的原料—分析织物的组织。

1. 取样

1)取样位置:一般规定:从整匹织物中取样时,样品到布边的距离不小于5cm,离两端的距离在棉织物上不小于1.5-3m;在毛织物上不小于3m;在丝织物上约3.5-5m。此外,样品不应带有显著的疵点,并力求其处于原有的自然状态。2)取样大小:简单组织的织物试样可以取得小些,一般为15cm*15cm。组织循环较大的色织物可以取20cm*20cm。色循环大的织物(如床单)少应取一个色纱循环所占的面积。
 

2. 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织物的正反面一般是根据其外观效应加以判断。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判断方法。
1)一般织物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
2)具有条格外观的植物和配色模纹织物其正面花纹必然是清晰悦目的。
3)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而反面较粗糙,有较长的浮长线。
4)起毛织物:单面起毛织物,其起毛绒一面为织物正面。双面起毛绒织物,则以绒毛光洁,整齐的一面为正面。
5)观察织物的布边:如布边光洁,整齐的一面为织物正面。
6)双层,多层及多重织物,如正反面的经纬密度不同时,则一般正面具有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料较佳。
7)纱罗织物:纹路清晰绞经突出的一面为织物正面。
8)毛巾织物:以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多数织物其正反面有明显的区别,但也有不少织物的正反面极为近似,两面均可应用。因此对这类织物可不强求区别其正反面
 

3. 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在决定了织物的正反面后,就需判断出在织物中那个方向是经纱,哪个方向是纬纱,这对分析织物密度,经纬纱特数和织物组织等项目来说,是先决条件。
区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依据如下。
1)如被分析织物的样品是布边的,则与布边平行的纱线便是经纱,与布边垂直的则是纬纱。
2)含有浆份的是经纱,不含浆份的是纬纱。
3)一般织物密度大的一方为经纱,密低小的一方为纬纱。
4)筘痕明显之织物,则筘痕方向为织物的经向。
5)织物中若干纱线的一组是股线,而另一组是单纱时,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
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z捻纱为经向,s捻纱为纬向。
7)若织物成纱的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多数为经向,捻度小的为纬向。
8)如织物的经纬纱特数,捻向,捻向都差异不大,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较好的为经纱
9)毛巾类织物,其起毛圈的纱线为经纱,不起毛圈的纱线为纬纱。
10)条子织物其条子方向通常是经向。
11)若织物有一个系统的纱线具有多种不同特数时,这个方向则为经向。
12)纱罗织物,有扭绞的纱线为经纱,无扭绞的纱线为纬纱。
13)在不同原料交织中,一般棉毛豁棉麻交织的织物,棉为经纱;毛丝交织物中,丝为经纱;毛丝棉交织物中,则丝,棉为经纱;天然丝与绢丝交织物中,天然丝为经纱;天然丝与人造丝交织物中,则天然丝为经纱。
由于织物用途极广。因而对织物原料和组织结构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判断时,还要根据织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4. 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1)直接测数法  直接测数法是指针式照布镜来完成。英制的刻度尺长度是一英寸,通过放大镜和指针的移动,直接数出一英寸内的纱线根数即为对应径向或纬向的密度。
2)直接使用密度镜来测量。
  

 5. 测定经纬纱缩率 

经、纬纱缩率是织物结构参数的一项内容。测定经纬纱缩率的目的是为了计算纱线的特数和织物用纱量等。由于纱线在形成织物后,经(纬)纱在织物中交错屈曲,因此织造时所用之纱线长度大于所形成织物的长度。因而我们把其差值与原长之比值称为缩率。以a(%)表示。
    缩率=100%*(伸直长度-试样中长度)/伸直长度
分析织物时,测定缩率的方法,一般在试样边缘沿经(纬)向量取10cm的织物长度。并记上记号(试样小时,可量取5cm的长度),将边部的纱缨剪短(这样可以减少纱线从织物中拔出来时产生以外伸长),然后轻轻将经(纬)纱从试样中拔出,用手指压住纱线的一端,用另一只手轻轻的将纱线拉直(张力要恰当,不可有伸长现象)。用尺量出记号之间的经(纬)纱长度这样连续作出十个数后,取其平均值,带入上述公式中,即可求出经或纬纱的缩率值。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程度较差,测定纱线缩率的目的是为了计算纱线特数和织物用纱量等。在测定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拔出和拉直纱线时,不能使纱线发生退捻或加捻。对某些捻度较小或强力很差的纱线,应经量避免发生意外伸长。
2)分析刮绒和缩绒织物时,应先用剪刀或火柴除去表面的绒毛,然后再仔细的将纱线从织物中拔出。
3)粘胶纤维在潮湿状态下极易伸长,故在操作时避免手汗沾湿纱线。
 

  6. 测算经纬纱特数

纱线是用特数来表示其细度的。纱线特数是1000m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计算公式如下: tex=1000g/l
tex表示经或纬纱特数;g表示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l表示长度(m)。
纱线特数的测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1)比较测定法:此方法是将纱线放在放大镜下,仔细的与已知特数的纱线进行比较,然后决定经纬纱的特数。此方法测定的准确程度与试验人员的经验有关。由于做法简单迅速,工厂的试验人员往往乐于采用。
2)称重法:在测定前必须先检验样品的经纱是否上浆,若经纱是上浆的,则应对式样进行退浆处理。
测定时从10cm*10cm织物中,取出10根经纱和10根纬纱,分别称其重量。测出织物的实际回潮率,在经纬纱缩率已知的条件下,经纬纱特数可用下式求出:
                tex=g(1-a)(1+w~)/(1+w)
        g表示10根经纱或纬纱实际重量;a表示经或纬纱缩率;w表示织物的实际回潮率;w~表示该种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以下为各种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棉 8.5 ;粘胶 13 ;精梳毛纱 16 ;粗梳毛纱 15 ;晴纶 2 ;醋脂 7 ;绢丝 11 ;涤纶 0.4 ;锦纶 4.5 ;维纶 5 ;丙纶 0
    

7. 定经纬纱原料

正确和合理的选配各类织物所用原料,对满足各项用途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布样的经纬纱原料要进行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
1)织物经纬纱原料的定性分析目的是分析织物纱线是什么原料组成,即分析织物是属纯纺织物、混纺织物,还是交织织物。鉴别纤维一般采用的步骤是先决定纤维的大类,属天然纤维素纤维,还是属天然蛋白质纤维或是化学纤维。再具体决定是哪一品种。常用的鉴别方法有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和化学溶解法等,其具体方法与纤维的鉴别方法相同。
 2)混纺织物成分的定量分析这是对织物进行含量的分析,一般采用溶解法,它是选用适当的溶剂,使混纺织物中的一种纤维溶解,称取留下的纤维重量,从而也知道溶解纤维的重量,然后计算混合百分率。
     

8.概算织物重量

织物重量是指织物每平方米的无浆干重克数。他是织物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他也是对织物进行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根据织物样品的大小及具体情况,可分两种试验方法。
1)称重法用此方法测定织物重量时,要使用扭力天平,分析天平等工具。在测定织物每平方米的重量时,样品的面积一般取10x10(citi2)。面积愈大,所得结果就愈正确。在称重前,将退浆的织物放在烘箱中烘干,至重量恒定,称其干重,则
      g(g/m2)=gxl0000/(lxb)
      g--样品每平方米无浆干重(g/平方米);s--样品的无浆干重(g);l--样品长度(cm);b--样品宽度(cm)。
2)计算法在遇到样品面积很小、用称重法不够准确时,可以根据前面分析所得的经纬纱特数,经纬纱密度,经纬纱缩率进行计算,其公式如下:
   g={ 10p,*tex,/[(1-a,)*1000]+10p。*tex。/[(1-a。)*1000] }*[1/(1+w')]
=1/100*[p,*tex,/(1-a,)+p。*tex。/(1-a。)]*[1/(1+w')]
=1/[100*(1+w')]*[p,*tex,/(1-a,)+p。*tex。/(1-a。)]
   g——样品每平方米无浆干重(s/平方米);
   p,、p。——样品的经纬纱密度(根/l0cm);
   a,、a。——样品的经纬纱缩率(%);
   w'——样品的经,纬纱公定回潮率(%),
   tex,、tex。--样品的经,纬纱特数 
 

9. 分析织物的组织

对布样做了以上各种测定后,应对经纬纱在织物中交织规律进行分析,以求得此种织物的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织物经纬纱所用原料、特数、密度等因素正确地确定织物的上机图。
在对织物的组织进行分析的工作中,我们常用的工具是照布镜、分析针、剪刀及颜色纸等。用颜色纸的目的是为在分析织物时有适当的背景衬托,少费眼力。在分析深色织物时,可用白色纸做衬托,而在分析浅色织物时,可用黑色纸做衬托。
由于织物种类繁多,加之原料、密度,纱特数等因素的不同,所以应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以使分析工作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拆纱分析法 这种方法对初学者适用。
2)局部分析法
3)直接观察法
 

三、梭织面料价格核算

梭织面料的价格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原料成本
2.       前道价格:包括上浆费用,分条整经费用,加捻费用
3.       织造成本
4.       织造缩率+损耗
5.       染色成本
6.       染色损耗
7.       面料后处理成本
8.       利税
      梭织面料价格=1+2+3+4+5+6+7+8
 
下面按照上面罗列的次序进行剖析:
  
1.     原料成本=原料用料x原料单价
    下面给出原料用料计算的方法
    定义:织一米坯布需经纬原料多少克。
      1)长纤类(纱线细度用d表示):常用于化纤类织物的原料计算。
      经用量(g/m)=总经跟数×(d/9000)×1.1
      纬用量(g/m)=坯布纬密×上机门幅×(d/9000)×1.1
    或 纬用量(g/m)=成品纬密×成品门幅×(d/9000)×1.1
    注:d=纱线的旦数;1.1=1+10%,10%为织缩率+损耗,一般fdy取1.08,dty取1.12
 
       2) 短纤类(纱线细度用英支来表示):常用于棉类织物的原料计算
            经用量=0.64984×(经密/经线纱支)×门幅
            纬用量=0.64984×(纬密/纬线纱支)×门幅
      注:经线纱支和纬线纱支=相应的英支数;上述公式已经包含了原料的织缩率和损耗,全棉类的织缩率+损耗是8%~10%;
也可把短纤换算成长纤,用长纤公式来计算,d=5315/s
      
对于弹力面料,需要考虑氨纶的拉缩比:一般30d的氨纶按10-13d计算,40d按15-18d计算,拉缩比一般可取3,如40/3=13.33,按15-18算
 
       3)加捻类:经用量=总经根数×d/9000×1.1×(1+捻缩率) ×(1+蒸缩率)
         纬用量=坯布纬密×上机门幅×d/9000×1.1×(1+捻缩率) ×(1+蒸缩率)
        3.1)捻缩率=0.0038×(t/mm)×(t/mm)×d
                d的倍数以10d为基础
                40d-0.1 →40/10-0.1=3.9
                50d-0.2 →50/10-0.2=4.8
                60d-0.3
                70d-0.4
                 …
                120d-0.9→120/10-0.9=11.1
                130d及以上在120d倍数的基础上,每增加10d增加0.8
                如:150d→11.1+3×0.8=13.5
        3.2)蒸缩率: 蒸缩率 10t/cm 以下不计,10-20t/cm为5%,20t/cm以上取6.5%

2.  前道价格:前道包括整浆并车间和倒倍捻车间---基于2010年年初的价格水平
       1)上浆费用
    涤纶 fdy    0.03-0.04元/并
        dty      0.04-0.05元/并
    锦纶 fdy      0.05-0.06元/并
其中:并数=总经根数/1680根;1680为上排原料筒子数;取整数(只入不舍)

       2) 分批整经
          分条整经   0.1-0.5元/米            上排筒子数一般为800
         低弹网络丝直接上分条 0.06-0.1元/米
         例. 经70d锦纶fdy  168×70#×2入,求:上浆费
           解:168×70×2/1680=4并
               4并×0.05=0.2元/米
       3)加捻费用   
300元/吨.捻   特殊的话(比如强捻类) 600元/吨.捻
            300元/吨.捻=0.0003元/g.捻
          捻费=加捻丝的用量(g) ×捻度(t/cm)×0.0003元/g.捻
      
例. 雪纺  经:75d/fdy       20t/2s2z               
          纬:75d/fdy       20t/2s2z
          经密和门幅:19#×2入×175cm     纬密:28根/cm     求:捻费
  原料用量=175×(19×2+28)×75/9000×1.08[1+0.0038×2×2×(75/10-0.5)]×(1+6.5%)=122.5g/m
  捻费=122.5×20×0.0003=0.735元
   3. 织造报价---基于2010年年初的价格水平
       织造报价=坯布纬密×织造费(元/梭)
       织造费用与品种的织造难易程度和织机有关。
   1) 喷水产品织造费用参考
       (1) 涤塔夫,春亚纺等
       170t,180t,190t210t          0.01-0.015元/梭
       240t,260t,290t,310t         0.015-0.025元/梭
       370t,380t,390t,400t         0.025-0.035元/梭
      消光比半光品种高0.005元/梭
       (2) 桃皮绒,花瑶,色丁等      0.02-0.03元/梭(加密品种加0.01元/梭)
    循环大,强捻,弹力品种    0.03-0.05元/梭
      2) 喷气品种织造费用参考
     (1)锦棉,棉锦等          0.05元/梭 (经纬线粗的或加密的另加0.01-0.02元/梭)
     (2)金属丝布,双层布      0.1-0.2元/梭
      3) 有梭织机品种织造费用参考
       平布,府绸            0.02-0.03元/梭
 
4. 织造缩率+损耗
   化纤类的织缩率+损耗,一般fdy取1.08,dty取1.12
      全棉类的织缩率+损耗,一般取1.08~1.10
 
   5. 染色成本---基于2011年3月初的报价
     化纤类的染色价:跟面料的成分,组织,门幅,颜色都有关系。
常规涤塔夫,57/58,0.6元/米;常规尼龙塔丝隆,57/58,2.00元/米;常规锦棉纺,57/58,3.5~4.00元/米。
 
     全棉类的染色价格:跟面料品种,门幅,颜色都有关系。
1)府绸类:57/58 浅色---2.30元/米    中色---2.50元/米   深色---2.90元/米(包括退浆,丝光烧毛,预缩,磨毛等16项)           
     2)帆布类:57/58 浅色---2.50元/米    中色---2.70元/米   深色---3.10元/米(包括退浆,丝光烧毛,预缩,磨毛等16项)
    
   6. 染色损耗
     全棉类的染色损耗在5—8%之间,主要是缩率损耗。
 
   7. 面料后处理的成本
    磨毛---一般坯布磨毛价格5分-1毛。(比如磨毛桃皮绒坯布比不磨毛的贵1毛左右)染厂磨毛要在3毛-4毛左右。
    丝光烧毛--- 棉类烧毛在染色过程中处理,会加进染费中。
    涂层: pu涂白---一般1.6元左右(根据布的克重,和涂层水压。价格不同。1.6涂层水压600mm。尼丝纺,春亚纺之类。牛津布价格贵些) 
    pa涂层---1.3元左右。水压600mm 
    纸感涂层-- 又叫有机硅涂层。我司主要做在尼龙布上面,做户外帐篷,雨衣用。费用在2.5-5块之间不等。一面单涂费用2.7.双面涂层4.5.克重高一点面料5-7元不等。棉布纸感涂层,不太了解。
    防水涂层-- 防泼水涂层5-8毛。
    防污防油涂层---是否为三防 teflon 涂层。正常不要吊牌teflon 价格为1.5. 需要吊牌的为1.8-2.2块
 
    面料后处理项目蛮多的,如轧光有高温轧光,油面轧光,冷轧光,有一次成型有2次轧光,请提供实样核价。
上一页:鉴别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四种方法
下一页:梭织面料的组织结构有哪些分类?
    
合作伙伴:PP板材  登车桥  高压往复泵  电动推杆